早在一千六百年以前我國已用它來治療疾病。晉代的一本醫書中曾記載:『捏拿病者背部脊椎骨上的表皮,隨捏隨推,從脊骨尾端一直向上捏拿到頸部為止,就可以治病;如捏一次病未好,可以重做幾次』。現在這種古老的療法已被近代科學研究證實,它既有良好的醫療效果,又無副作用。這種療法,簡單易行,僅僅用兩只手在病人的背部脊椎表面上,還用一定的捏拿手法,就能治好病。
所以千多年來一直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和使用。捏脊,是根據捏拿部位為而命名的。因為它整個操作過程都是捏拿背部脊椎的部位,所以叫做『捏脊』。
主要針對小兒慢性的營養障礙症,這種病的症狀是經常出現腹瀉或嘔吐、大便時爛時硬、身體日漸消瘦、不想吃東西、精神困倦、好哭、夜睡多汗、爛口角等。民間凡遇到小兒出現上面症狀,都喜歡採用這種療法治療。
成年人的胃腸病和婦女的月經失調、痛經等也有治療效果。也有人將捏脊手法倒轉捏拿,來治療高血壓疾病,也有顯著的效果。對於沒有病的人,進行捏脊,可以健身防病。